???
近日,福建亞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通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所”)達成了技術合作協議,由南海所向亞通公司的深海網箱工程提供技術支持,并與亞通公司合作建立深海網箱工程技術培訓與示范基地。
根據技術合作協議約定,雙方本著“堅持互信、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在聯合搭建工作平臺、進行深海網箱相關技術培訓、開展深海網箱項目、對深海網箱工程技術方面合作研發、網箱相關科研項目的實施及驗收、聯合申報實施項目、完成網箱技術成果的研究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我國南海區域從事熱帶亞熱帶水產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水產高新技術和水產重大應用技術研究的公益性國家級科研創新機構。現有在職人員310名。其中,高級研究人員104名,國家級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4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2名;博士生導師6名、碩士生導師57名。建所以來,承擔330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取得180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獲得國家級獎勵16項,省、部級獎勵280多項。
亞通公司與水產研究所在深海網箱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一方面亞通公司依靠著多年來在塑料管道行業深耕與品牌實力,所生產HDPE深海網箱已經多次在深海網箱行業內嶄露頭角,深海網箱項目已經相繼在福清,寧德,北海、莆田等地落地,期待著能在深海網箱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技術概率與研發;另一方面,南海所作為一家具有實力的科研院所,在深海網箱技術研究方面有著國內領先的水平,領導著國內深海網箱技術的發展方向。亞通公司作為一家以科技研發為主導的企業,一直期待著能與南海所這樣的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層面的深入合作,增強企業的科研實力,雙方為共同推進深海網箱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過去20年來,深水網箱成為漁業新興產業,也成為我國漁業經濟的新增長點。在國家實施海洋捕撈業“雙控”政策,淡水養殖面積不能再擴大,以及沿海工業、港口物流業、濱海旅游業對沿海海域資源需求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向深海遠海要養殖海域資源是大勢所趨。
深藍漁業才起步,目前占海洋漁業的比重不大,但可以預見,隨著國家對淺海灘涂及近岸港灣養殖產業的結構性調整,比重會逐漸增加。隨著裝備技術的進步,深海網箱化養殖的興起并成為主體養殖裝備時,離大陸岸線3公里以遠,水深30米以深的廣闊的海域,就成為“深藍漁業”的天下,成為優質蛋白質的主要生產場所。因此,“深藍漁業”是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毫無疑問一定大有作為。
亞通公司從2019年4月開始到2020年4月為止,相繼與當地合作完成了福清、寧德、北海、莆田等深海網箱項目。作為一家進軍深海網箱行業的公司來說,取得目前這樣的成績,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不僅當地海洋養殖行業在亞通公司的幫助下,推動了產業的升級,有著造福當地海洋養殖業的重要意義;而且亞通公司在這些項目中取得了寶貴的項目經驗,對今后深海網箱項目的發展意義重大。
此次四個項目的完成,體現了亞通的產品實力,讓亞通的深海網箱獲得了認可與肯定,也說明了亞通公司作為一家專業生產塑料管道的企業,在新產品新領域里依然可以展現出很強的技術實力。亞通是一家一直以提供優質產品作為理念的企業,優秀的產品實力加上此番與南海所進行技術合作,相信今后亞通公司生產的深海網箱,可以成為深海網箱行業里廣受認可的名牌產品。